中国游客赴日抢购卫生巾,商店被迫限购
近期,在百度上搜索“卫生巾”(卫生棉),首条搜索建议为“哪个牌子最好最安全”。这背后,反映了中国消费者对卫生棉质量的广泛关注。围绕卫生棉长度标示、质量标准以及安全性问题的讨论正席卷社交网络,多家卫生棉品牌被点名存在问题,“卫生巾塌房”的话题持续发酵。
事件起因于一位消费者测量了自己购买的卫生棉,发现其实际长度与包装标示相差明显。随后,澎湃新闻针对市面上24款卫生棉进行了测量,结果显示,仅有两款的尺寸与包装标示一致,一款超出0.8厘米,其余均短了0.1至2厘米。这一发现引发消费者对卫生棉产品质量的广泛质疑。
随着事件发酵,越来越多消费者自发检测所使用的卫生棉。一些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汇总了多个品牌存在的问题,包括:
长度不足:实际尺寸与标示长度不符。
粘胶品质差: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。
异物与污染:部分卫生棉被发现含有异物、小黑点,甚至虫卵。
原材料成分:有品牌使用医疗废弃棉,甚至含致癌成分。
过期产品重新上架:某些超市销售的卫生棉已过期10年以上,篡改日期后再次上架。
除了质量问题,部分品牌的广告宣传也引发了强烈批评。一些广告内容出现了不尊重女性的言论,如“喜得男票”“比男友还会吸”等,甚至将经血描述为“恶心”,或展示男性将卫生棉用作鞋垫或抹布。这些内容被指责为对女性的不尊重,加剧了消费者对本土卫生棉品牌的不满。
其实最初,相关讨论并未引发广泛关注,但多家品牌的不当回应却成为舆论的催化剂。其中,卫生棉品牌“ABC”客服在回复消费者时表示:“不用你操心,你想买就买,不买别来。”这一态度立即引发消费者的愤怒,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,迫使品牌创始人出面公开道歉,并承诺改善产品质量。
随着事件持续发酵,不少女性消费者陷入信任危机。一些网友开始询问哪些品牌更安全,甚至有女性选择放弃购买市售卫生棉,改用医疗级卫生棉或自制产品。与此同时,海外卫生棉品牌的关注度和购买量飙升。
在社交平台上,一段视频显示中国游客在日本超市抢购卫生棉的画面,引发广泛讨论。
(图源:世界日报转发小红书)
视频中,消费者蜂拥至货架,互相推搡购买卫生棉。据报道,为应对这一现象,日本部分商店已开始限购卫生棉,但仍出现断货情况。
(图源:公众号"日本物语")
来源:华人生活网